钟锡銮:以文创为笔 绘就古城新活力
来源:揭阳市政协办公室 发布时间:2025-08-04 12:10 浏览次数:384 【字体:

今年是“百千万工程”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的关键之年,市政协高度重视,广大委员积极参与,主动担当作为,为关键之年的攻坚突破注入了强劲动力。从今天开始,本台在《揭阳新闻》中推出系列报道,展示委员们发挥专业优势、链接资源力量,助力“百千万工程”走深走实的风采。


市政协委员钟锡銮深耕文创领域多年,用文创产品讲好揭阳故事,将灿烂的历史文化遗产打造成活力古城的亮丽名片,为“百千万工程”添彩。


近日,钟锡銮带着文创团队走进古城一餐厅,与负责人探讨如何让古城文化更自然地融入餐饮场景。从菜单设计到餐具搭配打磨细节,让游客品味潮味时感受古城韵味。


洪信美粿面馆负责人 洪洁慧:

我们和钟总及众多非遗传承人、手艺人合作,将传统文化融入餐饮,打造出带有古城魂的文创主题餐饮,让大家一来就爱上这里的味道与故事。


近年来,钟锡銮团队走遍古城街巷,挖掘传统技艺与民俗风情,从斑驳古墙、骑楼建筑到潮剧、剪纸等古城元素中汲取灵感,将进贤门、古八景等元素转化为晴雨遮、福袋灯等文创产品,让古城文化“走进”日常生活。他们与非遗传承人合作,既为传统技艺注入新活力,又带动古城旅游,为“百千万工程”注入文创动能。


市级非遗手拉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 李雄:

让(游客)他们在杯子上作画,把他们想表达的东西融入到我们在用的茶杯茶具里面,来这里的游客他们都挺喜欢的,也很喜欢这些传统文化。


市政协委员、揭阳市欣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 钟锡銮:

我们团队在将古城特色文化融入文创产品时,始终遵循“从古城来、到生活去”的理念,经常深入古城,走访老住户、非遗传承人,记录古城的民俗故事和生活印记,这些文创产品投入市场后,成为游客了解古城的移动名片,增强本地居民的文化认同感,进一步激发了古城活力。


除了打造文创产品,钟锡銮还着力破解文创人才短缺难题,通过举办文创培训班,依托欣乐传统文化研究院设计课程,组织学员实地调研,让本土年轻人深入理解家乡文化,也吸引外地人才关注揭阳古城。同时,统一古城IP形象,加强宣传推广,提升揭阳文创的知名度和美誉度。


市级非遗揭阳剪纸代表性传承人 蔡如君:

结合我们古城墙的轮廓做成环境艺术品,让手艺“住”进老城,他们接下来还特意邀请我们非遗传承人开设课程,让剪纸传承下去,活起来。


作为政协委员,钟锡銮始终聚焦文创产业发展与“百千万工程”的结合点,推动形成“文创+乡村”“文旅+消费”的全域发展格局。同时,积极建言献策,为文创产业的发展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,助力古城焕发新活力与“百千万工程”落地见效。


市政协委员、揭阳市欣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 钟锡銮:

我认为文创在“百千万工程”中能发挥桥梁作用,将打造“文创+乡村”产业链,计划在古城周边乡镇设立文创生产基地,开发差异化产品,培训村民实现就近就业,推动“文旅+消费”联动,让文创成为推动揭阳城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。